在体育营销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可以说这是一种更“务实”的做法。不过,对于更多无法靠“砸钱”,但同时又想深耕体育营销的品牌来说,国泰航空的做法有更多参考价值。与公众沟通的第一步,是看到运动员身上“人的价值”以往一些公式化的运动员广告之所以难以让人产生记忆点或者共情,在于片中运动员的“工具人”属性很强,以至于不同的品牌与不同的运动员产生了相似的套路。换句话说,有一种“遮住品牌logo换谁都一样”的感觉。国泰航空则希望采用一些更有人文精神的方式来参与体育营销。它找来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张之臻作为品牌大使,拍摄了一支将近6分钟的纪录片《由心起动 超越之旅》, 旨在传达国泰航空与张之臻共同追求的超越精神,以及反映出同样作为中国面孔在世界舞台上拼搏的共性,以及背后的民族自豪感。用纪录片的手法讲述运动员的真实故事,借此传递品牌精神,实际上已经在很多体育营销的成熟品牌中有所体现。行业内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,比如体育营销大户耐克多年来擅长挖掘运动员背后励志故事,制作出一系列打动人心的作品,尤其是在今年奥运前夕,耐克推出一支“反套路”的广告片,以“我招人恨么(Am I a bad person?)”为主题,混剪了包括勒布朗·詹姆斯、科比·布莱恩特、郑钦文、埃鲁德·基普乔格在内的一众运动员赛场表现,极具感染力的文案表达出他们极具强者自信、不服输的强烈进取心。SK-II也曾找来知名导演是枝裕和,用《中间泳道》记录了日本泳坛健将池江璃花子在18岁时被诊患有白血病后重新涅槃、重回比赛的故事。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,运动员能够打动人心的,永远是他们背后拼搏、遭遇困境如何逆袭,以及不服输的具体故事。从贴合大众的情绪的角度来看,一些具有感染力和记忆点的体育营销案例,往往打破的是“唯金牌论”叙事、强调个人精神的表达。因为一个完美的、站在聚光灯前闪闪发光的冠军给人的感觉可能遥远,而个人成绩背后的真实处境,更有可能让大众共情。由此看来,张之臻对于国泰航空来说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。从6岁开始打网球的张之臻,运动职业生涯并非顺风顺水。在转为职业赛道的的前期并不顺利,不断地输球,又遇到大伤,网球之路很坎坷。但他没有放弃,而是不断参加高水平比赛、与高水平选手训练,一步步发现问题、复盘,从而完善技术。在个人成绩上,从2021年11月的ATP男子单打排名第313名,经历两年半的沉寂和不断积累,在2024年6月跃升到了33名,并持续攀升,在7月纪录片上线后已经更新为第31名。他也为中国男子网球带来了新的突破,成为中国男网史上首位跻身大满贯四强的球员。“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,勇敢追逐梦想,不怕失败,不断出发,这就是我的‘超越精神’。”张之臻说。